APP求职
小程序求职
 丨  关注公众号
客服:400-901-2628  丨  招聘优势  丨  客户评价  丨  注册简历
首页 > 线缆知识 > 史上最全的线缆绞制工序专业知识

史上最全的线缆绞制工序专业知识

发布时间:2017-12-05 17:28:32浏览次数:9152次

(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。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。)

  2 、盘式成缆机 大 型 成 缆 机 制 成 盘 式 , 成 缆 速 度 一 般 在 10m/min 以下,如 1+3/1600、2+3/1600 和 1+3/2400 等大型成缆机,最大的放线盘分别为 1600mm 和 2400mm。 盘式成缆机大绞架由大小不同的圆盘紧固在一个空心轴上,两圆盘间有三只放线盘的 盘架,放线盘架轴上装有退扭用的齿轮机构。 盘式成缆机的绞合部分有一个主轴承, 空心轴的后端在其中旋转, 前后圆盘均由托轮支 撑,空心轴的前端是分线板,使绞合前的绝缘线芯依正确方式进入并线模,并防止绝缘线芯 扭回。 不论盘式或笼式成缆机,都有一个星形架,以放置成缆用的填充料。在绞合架后分别 是并线模座支架,绕包头、牵引装置、收线装置等。

  3 盘绞式成缆机 盘绞式成缆机是目前较新的成缆设备,生产效率高,速度一般在 30m/min 以上,适应 范围广, 能用于各种电力电缆的成缆, 也可以用于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及大截面超高压电缆 分裂导体的绞合,如 1+3/300 型三米成缆机。

  (三)辅助设备 制造绞线和束线,除需相应的绞线机和束线机等主要设备外,还必须配备复绕机、焊 接机等有关的辅助设备。

史上最全的线缆绞制工序专业知识

  1、 复绕机 所谓复绕机就是把成圈单线(如钢丝) ,绕到适合设备的放线盘上,或是由于线盘不符 合绞合设备, 或是单线长度不符合生产要求, 也需要把单线从该线盘绕到另一适合的线盘上。 单线复绕时又一次经受反复弯曲,其表面有可能受到损伤,而且也增加了工序,因此在生产 中应尽量少复绕。 复绕使用复绕机,复绕机由放线装置、收线装置、排线机构等组成,并有拖动和传动 部分。

  2 焊接机 常用的焊接机有:电阻对焊机、银焊机、冷压焊机和冷压钳等。我公司目前使用的焊 接机为电阻对焊机,这是一种用大电流加热两个端头,并相对施加压力,使被焊线材焊接在 一起的方法:两根单线分别夹入左右两个夹头里(注意:端头需平整、对齐) ,按通电源给 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两端施加电压, 次级线圈即产生大电流通过两单线; 由于两单线端头的接 触电阻大,在大电流通过后,端头处产生大量热量,并使两端头熔融,将两夹头相向平移加 压,两单线就焊接在一起;等适当冷却后,将线头取出用锉刀把焊接凸出部分修光锉平。

  四、 绞制设备的维护保养

  对设备正确、良好的维护保养,不仅使设备耐用,而且也能减少运行中出现事故,从 而提高产品质量,达到工艺对设备的要求,所以必须经常维护保养,定期检修。

  1 、设备各组成部分和部件,必须完整好用,如部件有缺陷,必须立即修复或更换, 不能带病运行。

  2、工装模具及更换齿轮,必须保存整齐、完整,防腐蚀损伤。

  3、 设备各装配部分应紧固不松动,保持控制和传动系统状态良好。

  4、 设备绞笼支撑圈及支撑托轮的接触部分应完全接触,中心线对准。

  5 、设备线框(线篮)必须稳定、不晃动,线架预扭装置定位良好,固定不松动。

  6 、设备刹车系统完好、灵活、绕包头抱闸灵活好用,绕包带拧紧不自动松动。

  7 、拨线环和牵引轮配合良好,运行时拨线环导轮转动灵活,不歪斜(指单牵引绞合 设备) 。

  8 、收线装置运转正常,电流指示不超过负荷要求;排线系统完好,调整可靠。

  9 、紧压装置系统完好,压轮不松动,不跳动而且固定牢靠。

  10 、开机时由于转动惯量很大,不能未停机就开反车。开机后必须逐渐加速,但不能 长期低速运转。设备张力系统完好,并且需调整灵活。设备要按规定的时间、方法用润滑剂 进行润滑。详细要按不同的设备、按各自的维护规程进行。

  五 、绞制模具

  (一)绞线模 在绞制中常使用的模具有木模、胶木模、钢压模、组合模、PVC 塑料压模、聚四氟乙 烯压模、硬质合金模和压型轮等模具。

  1、 木模和胶木模 木模用硬梨木作成哈夫式,生产中使用很方便,但寿命较短,一般使用 1~2km,模 孔就磨大, 需更换。 为提高使用寿命改木模为胶木模, 也是作成哈夫状, 使用寿命 3~10km。 也可以用 PVC 塑料模 (或聚四氟乙烯塑料模)来代替胶木模,其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, 当然用 PVC 塑料模,孔型光洁度要求较高,孔型交接处必须修成圆弧,避免擦伤线芯。

  2、 钢压模 钢压模材料一般选用 Y 7 或 Y 8 ,作成哈夫状。由于复绞线绞制外径较大,有一些规格 甚至超出标准规定的外径最大值,用钢压模进行适当的压缩,使复绞线的外径明显减小,并 且能保证线芯的圆整度。这种模使用寿命较长,一般可达到 50~80km,但压缩直径应保持 在减缩 5%的范围以内,否则容易断线。

  3 、压型轮 压型轮对各种规格形状的绞线起紧压作用。根据标称截面与实际截面之比,即填充系 数,调整压轮尺寸。按工艺要求上好压轮后,调整紧压量,达到尺寸要求。调整时,先粗调, 再细调,边开车边调整,然后停车测量尺寸,直到尺寸达到规定要求。

  (二)成缆模和包带模 成缆时采用的模具有压模和包带模,这些模具由两个半圆模组成,模子的孔型大致一 样:进线段是圆滑的喇叭口,以适应绝缘线芯进入压模时的过度状态。成缆模具应不使绝缘 线芯产生弯曲,承线区是一直线,使线芯经过这个区域后,基本定型。包带模和成缆模基本 上差不多。

  六 、不良品分析和处理

 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,会产生一些不良品,但是如果事先加以预防,采取严格 的质量管理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,可以减少和杜绝不良品的产生。根据以往的经验,列 出常见不良品的类型、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。

  (一)束线、绞线不良品的判别及排除方法

  1、 过扭 过扭是指绞合过程中,扭绞过度呈麻花形现象。 产生的原因:一是绞线在牵引轮上绕的圈数不够,一般少于四圈,摩擦力过小而打滑, 造成扭绞过度。二是收线张力松或收线盘不转,而转体仍在旋转,而造成扭绞过度。 排除方法:如果外层单线已经剧烈变形,损伤严重,已无修复的可能,只有剪断。如 果单线不受严重损伤,可将设备转体部分和牵引部分分开,将其朝绞合相反方向转动,使局 部扭绞部分退回,再用手把线芯修好,并把多余的单线绕到收线盘上,把设备和转体牵引合 一,较松的过压线模后,用力压线,另用模具手动修复,这样就可重新开机生产。

  2 、单线在绞合时断线,缺股 单线断线产生的原因:

  (1) 由于放线张力过大拉断线芯。

  (2) 单线在拉制时松乱、排线不好、压线跨线,造成线芯挣断。

  (3) 单线本身材质有裂纹,机械性能不好脆断。

  (4) 放线盘安装位置不当,轴向晃动,造成断线。

  (5) 单线跳出滑轮槽,机械卡断。 排除方法: 调整放线张力,

  ① 使之适当。 注意选择进线,

  ② 发现拉线时有松乱现象, 必须经过复绕整齐后方可上机。

  ③ 注意操作方法,仔细检查放线盘的位置,使放出的线不 摆不跳,检查单线经过的地方,有没有跳出导轮槽的现象。

  ④ 要检查线芯表面质量,看是 否有裂纹、夹渣、斑疤等缺陷。如果断线发生在内层,而断头已经走得过长,就无法修理, 只有剪去这段缺股线芯,如果断线发生在外层,应把线修复后再开机。

  3 、绞线表面擦伤,刮伤线芯 产生原因:通常一是分线盘上的线嘴磨损;二是单线跳出滑轮;三是穿线用木管或塑 料管磨通;四是牵引设备推线板上的定位销损坏;五是压模中有异物等原因。 消除方法:更换分线盘上的穿线嘴和穿线用的木管、塑料管,检查线芯的走向是否正 常,保护线芯不与设备直接磨损,并随时检查压模是否完好,并注意操作方法。

  4、 束线、绞线中单线背股、松股 产生原因:一是放线张力不均匀,松松紧紧,张力松的线芯走得多、造成背股;二是 压模孔型太大,起不到适当调节张力的作用;三是压模位置不当,绞合角不合理;四是节距 比较大等。 束线机束制 19 股及以上的单线芯,由于束线没有方向的区别,只能同向束制,所以 线芯绞合呈不规则状态, 目前生产厂家大都采用双节距束制, 因此束线束制 19 股以上的线 芯,背股,松股现象比绞线严重。

  排除方法:对束线(19 股以上的束制品)一是改进束线的放线装置,采用较先 进的单线放线张力放线器,使得每根单线的张力都可以调整、控制;二是采用导向模,导向 模的孔径为束线计算外径 97%, 这样导向模可以适当调节张力; 三是改用单节距的束线机, 这种束线机的束制产品,可以达到绞线的水平;四是对背股,松股严重的束线芯,用过模复 绕修复的办法,也能达到使用的要求;五是适当调整节距比。 对于绞线产品背股, 松股的排除方法: 一是调整放线张力, 使之均匀; 二是改换压模, 使线芯在模孔中不要松动,注意压模的喇叭口,如果喇叭口已经损坏,也不能使用;三是调 整压模座的位置,使绞线的绞入角合理;四是如果绞合节距较大,应适当减小。

  5、 绞线中单线起槽或表面缺陷 产生原因:单线表面的麻坑,斑疤、三角裂,夹渣等缺陷,主要是材料带来的,当然 线芯表面有碎裂现象,也不排除拉线模孔型不合理产生,此时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而线芯 表面起槽呈连续性,一般都是拉线时造成的,拉线润滑条件恶化,表面粘铝而造成,不呈连 续性的起槽,有可能是绞线压模粘异物所致。 消除方法:对于拉线时铝线起槽,应首先检查拉线润滑效果是否能满足拉线的要求, 需及时更换润滑油,更换拉线模具,或排除粘在线模上的杂物,认真检查进线,对不合格的 进线要及时排除,同时检查压线模有无损伤,有无杂物,要及时修理和更换。

  6 、单线线径忽大、忽小或掺错线芯 产生原因: 绞合中发现单线线径超差或掺错线芯, 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执行工艺规定, 另一个原因是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。 消除方法:掺错线芯如果长度不长 ,可以扒下,重新换线,按编线修理法修复。 如果长度太长, 就无法修理,只有下机,另行处理。 因此上机前,操作者应认真检查和测量。 当然管理者也应该提供一个 保证办法,比如线规是否偏多,公差是否合理,生产调度是否安排得当,按 20/80 原则认真 思考管理上存在的问题,避免人为的不良品和废品的产生。 绞合线芯松股 产生原因:

  (1) 节距过大,造成绞合线芯不坚实, 压模孔型过大,起不到压

  (2 实和调节作用。线模喇叭口过大或磨损,损坏。

  (3) 放线张力不均匀,松松紧紧。

  (4 ) 各层节距比配合不好。

  (5) 线芯状态不 符合工艺规定,尤其是铝线芯。

  (6) 分线器和压模座的位置不当等。 排除方法:首先严格工艺纪律,执行工艺操作规程,适当减少过大的节距,调好放线 张力和压模。分线器到压模座的位置,根据不同的结构,一般调到 200~250mm 为宜。对于 绞制一些抗拉强度特别大的绞线,可以采用组合模具的方法,也有较好的效果,当然操作者 按工艺操作规程中规定的办法进行操作,是相当重要的。

  7、 绞合线芯呈蛇形 产生原因: 大截面的绞合线芯和钢芯铝绞线芯容易发生蛇形弯的现象, 主要是线芯芯 子线的绞合存在问题,尤其是太硬的钢丝,加上张力没有调整好,分线不好,压模又不起压 实作用时,容易发生。

  8 、绞合方向错,绞合节距不合格(主要是偏大) 产生原因:方向错主要是判断错误。 操作者在操作时,应加强责任心,严格按工艺卡片执行,并且应加强流动检查, 防止人为的不良品和废品的产生。

  标题:史上最全的线缆绞制工序专业知识  地址:http://www.cablehr.com/news/xianlanzhishi/180193-p-2.html

分享
共 3 页 上一页123下一页

粤ICP备12041652号  粤B2-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
版权所有: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[本站之人才及招聘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]